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ISAAA

2014年基因改造作物種植和收益繼續增加,全球種植面積增加了600萬公頃

中國基因改造棉花種植率增至93%,全國超過700萬農戶受惠

2015-01-28 15:52
  • zh_cn
  • zh_hant
  • en

北京--(美國商業資訊)--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2014年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為創紀錄的1.815億公頃,比2013年增加了600萬公頃。隨著孟加拉的加入,這一年共有28個國家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20個開發中國家和8個已開發國家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

「從1996年到2014年,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的累計種植面積大約比中國國土總面積還多80%」,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的創辦人兼該報告的作者Clive James表示:「自從首次種植基因改造作物以來,全球種植面積增加了100倍以上。」

自1996年以來,全世界有10多種基因改造糧食和纖維作物獲得了核准和商品化。範圍包括主要商品化作物如玉米、大豆和棉花以及水果和蔬菜類的木瓜、茄子以及最近的馬鈴薯。基因改造作物的性狀引起對消費者利益以及農民生產率的影響等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包括抗旱性、抗蟲和疾病的性狀、對除草劑的抗性、增加營養和提高糧食品質。基因改造作物對更加永續的作物生產系統做出了貢獻,對氣候變化這項挑戰提供了有力的因應之策。

根據該報告,美國繼續以731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領先全球。美國種植面積比2013年增加了300萬公頃(即4%的成長率),為創紀錄的最高年增率,超過巴西。巴西在過去5年保持最高年增率。

該報告還突顯了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主要利益,包括透過增加全球不願承擔風險的弱小而資源匱乏的農民們的收入來緩解貧困和饑餓。從1996年到2013年的最新全球資訊顯示基因改造作物增加的產值為1330億美元,從1996年到2012年殺蟲劑的顯著減少,節約了大約5億公斤活性成份。僅2013年一年,種植作物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當於一年在公路上減少1240萬輛汽車。

這些結論與德國經濟學家Klumper 和Qaim (2014年)實施的一項嚴謹的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一致。他們的結論是「平均而言,從1995年到2014年這二十年基因改造技術使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了37%,作物產量增加了22%,農民利潤增加了68%。」

孟加拉:成功的典型

2013年10月世界上最窮的小國家之一孟加拉核准了Bt茄子的種植。在核准後不到100天,120戶小農戶於2014年1月開始種植了12公頃Bt茄子。Bt茄子不但為這個國家貧窮的農民帶來經濟機會,而且也大幅減少了農民在殺蟲劑中的暴露,使其暴露減少了70%-90%。

「孟加拉對Bt茄子的及時核准及商品化證明了該國政府的政治願望的力量及政府的支持」,James說:「這件事奠定了基礎,成為其它貧窮小國快速受惠於基因改造作物的成功典型。」

孟加拉2014年的例子再次證實公私合作關係的價值和成功。茄子(孟加最主要的營養和最重要的蔬菜)的Bt基因改造性狀是印度公司Mahyco捐獻的。

「公私合作關係有助於提高將獲得核准的基因改造作物及時交付給農民的可能性」,James說:「在未來幾年內公私合作關係極為重要。」

非洲節水玉米(WEMA)專案是正在實施的公私合作關係的另一個例子。從2017年開始,選擇一些非洲國家接收第一種基因改造抗旱玉米。這是3億多貧窮的非洲人的主食。被捐贈的這個基因改造性狀與美國使用的DroughtGard™品種相同。美國的DroughtGard™種植面積從2013年到2014年增加了5.5倍。這證明農民對抗旱基因改造玉米的高度接受。

引起消費者關注新品種

美國2014年11月核准了Innate™馬鈴薯的種植。Innate™ 馬鈴薯中對人類潛在致癌的丙烯醯胺含量比傳統品種更低(在高溫烹飪馬鈴薯時會產生丙烯醯胺)。此外,因為在剝皮時Innate™土豆不會變色並且黑斑挫傷更少而減少了40%的產量損失因而提高了消費者滿意度。這些屬性對糧食安全非常有意義,因為糧食浪費是討論供養全球2050年96億人口及2100年110億人口時仍然需要繼續關注的重要因素。

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主食。因此,我們正不斷努力改良馬鈴薯,與疾病、害蟲、雜草和其它限制條件造成的損失做抗爭。

真菌疾病枯萎病(世界上最重要的馬鈴薯疾病)的生物控制已經在孟加拉、印度和印尼進行了田間測試。枯萎病曾造成了導致100萬人死亡的愛爾蘭1845年饑荒。病毒病和最重要的害蟲科羅拉多甲蟲的生物技術控制現在已經可以利用,但是還沒有部署到田間。

亞洲基因改造作物的發展態勢

中國和印度仍然是亞洲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最主要的開發中國家,2014年分別種植基因改造作物390萬公頃和1160萬公頃。

2014年基因改造棉花在中國的採用率從90%提高到93%,而抗病毒木瓜的種植面積增加了大約50%。中國700多萬小農戶繼續受惠於基因改造作物,得到的最新經濟資料顯示中國農民自1996年引進基因改造技術以來獲益162億美元。

根據該報告,印度種植了創紀錄的1160萬公頃Bt棉花,採用率為95%。英國經濟學家Brookes 和 Barfoot估計印度的農場2013年僅靠Bt棉花收入就增加了21億美元。

開發中國家越南和印尼已經核准2015年開始基因改造作物的商品化。這包括越南數種雜交基因改造玉米的進口和種植,以及印尼抗旱基因改造甘蔗作為糧食作物的種植。

非洲和拉丁美洲繼續保持成長

2014年南非以270萬公頃的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在非洲開發中國家中排名第一。蘇丹2014年Bt棉花的種植面積大約增加了50%,而包括喀麥隆、埃及、迦納、肯亞、馬拉威、奈及利亞和烏干達在內的多個非洲國家對多種窮人更需要的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麥、高粱、香蕉、樹薯和蕃薯等進行了田間試驗。這些作物有助於彈性的、永續的因應對新氣候變化的挑戰。

在拉丁美洲,巴西2014年基因改造作物的種植面積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巴西2014年422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比2013年增加了5%。

基因改造作物影響糧食安全、永續性和環境

從1996年至2013年,基因改造作物使作物產值增加1330億美元;幫助超過1650萬小農戶及其家庭(即6500萬人口,他們屬於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緩解了貧困,透過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擴大水土保持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減少了糧食及纖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據Brooks and Barfoot表示,如果在1996年至2013年間基因改造作物沒有產出4.41億噸額外的糧食、飼料和纖維,那麼需要增加1.32億公頃土地種植傳統作物以獲得相同產量。因為需要不斷增加種植面積,所以會對生物多樣性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從數字上看

  • 美國以731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繼續領先,年增率4%,即300萬公頃。
  • 巴西連續六年排名全球第二,種植面積比2013年增加了190萬公頃。
  • 阿根廷以243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排名第三。
  • 印度和加拿大的種植面積均為1160萬公頃。印度基因改造棉花的採用率為95%。加拿大油菜和大豆的種植面積顯著增加。

更多資訊或執行摘要見網站:www.isaaa.org

關於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是一個具有國際中心網路的非盈利組織,它透過分享知識和作物生物技術的應用從而致力於緩解饑餓和貧困。Clive James(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創辦人兼榮譽主席)過去30年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開發中國家生活和工作,為以作物生物技術和全球糧食安全為中心的農業研究和發展問題做出了貢獻。

 

聯絡方式:

ISAAA
Mollie Lastovica
電話:713-513-9524
電子信箱:mollie.lastovica@fleishman.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