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Velodyne Lidar2019

Velodyne Lidar在學生方程式賽車中為下一代自動駕駛車輛開發人員提供支援

Velodyne參與學生工程挑戰賽,為未來的工程師帶來最先進的雷射雷達技術和技能

2019-12-05 10:14
  • zh_cn
  • zh_hant
  • en

加州聖荷西--(美國商業資訊)--歐洲最知名的教育工程競賽「2019年學生方程式賽車」(2019 Formula Student)期間,Velodyne Lidar, Inc.為20支來自歐洲的大學團隊提供感測器。大學生們利用Velodyne雷射雷達技術為他們製造並在全歐競賽中使用的自動駕駛車輛(AV)提供助力。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完整新聞稿可在以下網址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1203005143/en/

大學生團隊在自動駕駛車輛開發中選擇了Velodyne Puck™、Puck Hi-Res™和Ultra Puck™感測器。有參賽團隊使用Velodyne雷射雷達技術的學生方程式賽車活動包括英國北安普敦的銀石賽道(Silverstone circuit)、義大利馬拉內羅的費奧拉諾賽道(Fiorano circuit)和德國霍根海姆近郊的一級方程式(Formula 1)賽道區。今年在霍根海姆,有19個團隊參加無人駕駛挑戰賽。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AMZ車隊主導了本次霍根海姆賽事,贏得由Velodyne感測器提供支援的無人駕駛比賽。

Velodyne Lidar歐洲執行董事Erich Smidt表示:「透過學生方程式賽車,下一代工程師將瞭解雷射雷達3D感知如何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助力。本公司很榮幸能與這些傑出的學生一起重塑汽車科技。」

學生方程式賽車旨在培養有進取心和創新精神的年輕工程師,並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從事工程職業。每年,來自全球的大學團隊都會在靜態和動態賽事中展開競賽,以測驗他們的準備工作和努力成果。

TU Darmstadt Racing Team e.V. 2019感知與環境建模部門主任Christian Guba表示:「參加學生方程式賽車能為學生提供諸多領域的實作經驗,包括自動駕駛車輛的開發。雷射雷達感測器在無人駕駛車輛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協助我們改善感知演算法技能。」

關於Velodyne Lidar

Velodyne為自動駕駛和駕駛輔助提供智慧、強大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Velodyne總部位於加州聖荷西,以其突破性的雷射雷達感測器技術組合而聞名於世。2005年,Velodyne的創辦人兼執行長David Hall發明了即時環景雷射雷達系統,成為Velodyne Acoustics的組成部分。Hall先生的發明徹底改變了汽車、新運輸方式、測繪、機器人和保安領域的感知和自主性。Velodyne的高性能產品系列包括廣泛的感測解決方案,例如具有成本效益的Puck™、多功能型Ultra Puck™、自主駕駛高階型Alpha Prime™、經ADAS最佳化的Velarray™,以及駕駛輔助用開創性軟體Vella™。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1203005143/en/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絡方式:

Sean Dowdall
Landis Communications Inc.(代表Velodyne Lidar, Inc.)
(415) 286-7121
velodyne@landispr.com

2019年學生方程式賽車期間,Velodyne Lidar, Inc.為20支來自歐洲的大學團隊提供感測器。(照片:Velodyne Lidar)

2019年學生方程式賽車期間,Velodyne Lidar, Inc.為20支來自歐洲的大學團隊提供感測器。(照片:Velodyne Lidar)

參加2019年學生方程式賽車的大學生們利用Velodyne雷射雷達技術為他們製造並在全歐競賽中使用的自動駕駛車輛(AV)提供助力。(照片:Velodyne Lidar)

參加2019年學生方程式賽車的大學生們利用Velodyne雷射雷達技術為他們製造並在全歐競賽中使用的自動駕駛車輛(AV)提供助力。(照片:Velodyne Lidar)

透過學生方程式賽車,下一代工程師將瞭解Velodyne雷射雷達3D感知如何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助力。(照片:Velodyne Lidar)

透過學生方程式賽車,下一代工程師將瞭解Velodyne雷射雷達3D感知如何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助力。(照片:Velodyne Lida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