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CEBEX

中美并购如何催生“幸福的组合家庭”?

2011-08-31 10:13
  • zh_cn
  • zh_hant
  • en

——创业中国精英会成功举办"中国跨境并购论坛"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境内外并购活动仍然持续活跃。然而,就在中国跨境并购前景一片大好的背景下,众多中国企业却在开展海外并购时,遭遇到因文化和法律等方面差异导致的种种障碍。就像两个原来各自独立生活的家庭通过联姻组成一个新家庭一样,中美企业能否成功完成并购,未来能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了争取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大经济体的优势资源全方位对接和共享,2011年8月23日,CEBEX集团旗下品牌创业中国精英会(China Entrepreneurs)∙资本市场系列(CE-Premier)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跨境并购论坛:特别关注中美兼并收购议题"。本次论坛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和凯威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CADWALADER)全程赞助,吸引了众多企业高管、知名投资人、律师、会计师和行业专家到场,围绕并购相关的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为与会的中国企业代表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数据,并分享了大量权威专业的实践成果。

中美间并购现状

作为开场主题演讲嘉宾,路透新闻北亚区总经理刘飞(Phil SMITH),首先登场,依托大量详实的权威数据,介绍了中美经济前景及目前中美间并购现状。

首先,中国已经成为海外企业获取融资的新热点。债务危机,正在席卷美国、欧洲和日本,给那里的资本市场制造者巨大的麻烦。然而,中国目前却还能独善其身,没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将中国视为融资新乐园的企业家不再少数。另外,中国企业手中持有的大量现金,也成为令人垂涎的法宝。在美国NASDAQ泡沫时期,或许人们在并购的时候,还愿意去使用股票作为直接对价工具,但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谁拥有的现金越多,谁在并购过程中所占据的优势就越大。

其次,中美间并购还有巨大上升空间。刘飞(Phil SMITH)根据相关数据介绍道,中国企业目前在美国并购的总值只有区区50多亿美元,而且总量也只占中美间经济交往总量非常小的比例。究其原因,一是目前中国最感兴趣的并购领域是大宗商品、能源矿产和一些高科技行业,而美国在这些领域现在并没有合适的企业,导致美国没有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目标国。二是中美间文化沟通不畅,中国企业大多对美国当地法律比较重视,但容易忽略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交、民俗、传媒等多种文化要素的了解,也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容易被美国本土民众误解。

深度了解美国本土的并购监管制度http://weibo.com/k/%25E5%2585%25BC%25E5%25B9%25B6%25E6%2594%25B6%25E8%25B4%25AD&refer=miniblog_jing

在美国,证券法、反垄断法与环境法主导着并购交易的进行。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邹谊君详细讲解了中国企业在美实施并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其中特别强调了中美收购的一大障碍--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核。

正是因为CFIUS的审核,有些中国企业并不会将美国市场作为战略目标,而是选择南美、东南亚或非洲等市场。其实,若中国公司只是购买美国公司少数股份的话,不会受到CFIUS的审核,只有该并购交易威胁到美国国防安全时,才会引发审核。对此,邹谊军建议,中国企业在并购前不妨与CFIUS员工进行更多的沟通。

21世纪中美间并购最稀缺的是什么?人才!

对于考虑在美国进行收购的中国公司而言,必须全方位考虑各方因素。在这一专题的讨论中,晶科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张龙根、中华水电公司总裁李铁、科瑞集团矿业事业部副总裁陈彪、亚欧联合资本投资经理Enya Xu以及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韩翊分享了全面并购所需的必要条件及资源。

跨境并购对中国公司的最大障碍在于人才,优秀的专业团队带来的贡献和价值会远远超过企业付出的佣金。当地人脉的介入也会帮助提升股价,在美上市后,原来主要由中国本土股东组成的董事会最好加入当地的代表人、行业和金融专家等。此外,中国企业更多地适应了本土的环境,但对美国的诸多不同成本不太敏感,比如工会、环保和政府监管等因素。因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美国市场当地情况,熟知美国文化并为此做出一定的改变。不要为了并购和证明其有实力,就贸然跨出跨境并购这一步。

并购交易的成与否与专业团队的选择紧密相连,并购市场咨询中国区总编王笑墨、凯威莱德亚洲合伙管理人和大中华区域主管李大诚、德海尔医疗财务总监刘峥、贝雅国际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地区投资银行业务主管萧寅康、中德环保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王久华以及Kroll公司执行董事何越在专题讨论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购是个系统工程,外部团队及内部团队的选择都被纳入重要环节。企业内部需要一位拥有背景知识和行业经验的灵魂人物,企业外部团队需要寻找到最合适的中介机构如投行、会计师、审计师等,考虑到文化因素,选择中介机构时需考虑中介机构是否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业务。此外,行业专家的角色也颇为重要。

并购的实操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中国企业将如何与美国企业达成并购交易呢?毕马威投资和重组咨询合伙人徐敏先生对其中关键步骤与方式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其中,徐敏先生还特别强调了需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引起重视,同时在谈判过程中把握分寸,先将自己不是很需要的东西交换出去,逐步累加资源,并同时进行交易价格与合同条款的谈判。

绿野资本集团大中华区董事局主席郑晓军先生则强调了并购过程中收购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特许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客户关系等。

作为资深的策略顾问,凯旋香港企业及科技公关高级副总裁施诺华先生从公共关系角度阐述了中国企业与国际媒体的相处之道。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媒体的情绪和媒体用户的情绪,与媒体建立起信任关系,尽可能降低各种损失与信誉风险。

并购后的整合

完成并购交易也仅仅是个开始,并购后的整合非常重要。在最后一个讨论环节,毕马威北京营运规划服务部门总管方大伟、海辉企业发展部副总Daniel LITSTER、美国普睿驰机构大中国区首席顾问王翔以及凯旋创投高级经理姚亚平讨论了并购交易完成后的艰难整合期,其中被收购方团队的整合,留住人才尤为重要。他们对并购成功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方大伟认为人员流失越少的整合,就是越成功的。姚亚平和Daniel认为设定的并购目标是并购成功的标准,即是否达成这些目标,如技术、团队或利润的获得。王翔则认为,并购追求的不仅是协同效益,还要追求永续效果,也就是说1+1>3。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CEBEX集团总裁、创业中国精英会创始人兼总裁Eric L. Schmidt先生会后总结道:"如同幸福的婚姻需要很多责任心、付出和沟通的智慧,跨境并购的成功并不容易--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机构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本次论坛的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后续相关报道和创业中国精英会(China Entrepreneurs)制作的官方出版物。

融合中外商界,共创成功未来。

关于创业中国精英会

创业中国精英会是CEBEX集团旗下品牌,该集团除了拥有创业中国精英会之外,还拥有聚焦绿色中国(CCF)、China Events & Logistics Co.(CELC)、创业中国精英会资本市场系列(CE Premier)、创业中国精英会产业系列(CE Industry)、创业中国精英会基金系列(CE Funds)、创业中国精英会国际系列(CE International)、创业中国精英会创业-法律系列(CE Legal)等多个知名行业平台品牌,以及位于北京CBD的两座国际创业中心。

CEBEX集团总裁Eric L. Schmidt先生于2003年创立了创业中国精英会,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创业家和企业家的交流平台。创业中国精英会现已成长为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团体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